今日的專業義工訓練課程非常充實,因為請來了三個不同機構的同工,與我們分享他們在特殊教育工作上的經驗之談。他們提到當中的過程有苦有樂。雖然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和挫折,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,反而更努力,更用心找出問題所在,從而制訂解決的方案。 相信這與他們本著服務有需要人士的善心不無關係。 就讓我們從他們的真誠分享,細味箇中的點點滴滴!
首先與我們分享的是兩位第一屆義工專業訓練( VPCC-01) 的同學,分別是 林晴楓 和羅詠文,現正就讀香港大學。 她們聯同另外兩位同學成功申請了一項融合教育基金,推行一個名為「愉快學習之旅」的服務計劃。這個計劃有兩大目的:其一是協助自閉症及聽障兒童融入社會,其二是提升中學生對自閉症及聽障的關注。計劃的服務機構為育智中心(自閉症)和聾人協進會(聽障),服務對象分別為自閉症及聽障小學生。因應計劃目的一,這四位大學生設計了五次活動,包括集體遊戲、煮食、 繪畫、手工和參觀活動等。另外因應計劃目的二,她們招募一些中學生當義工,給予他們訓練及帶領他們進行服務。 在過程中,縱使幾位大學生已作事前準備, 仍免不了遇到困難:很難招募義工, 不易掌握服務對象對遊戲的理解、溝通能力和獨特性格, 以及對突發事情的處理等。她們認為
當中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間。可見要推行高質素的義工服務,需要更全面的準備功夫。
第二部分導修課,由多年服務特殊障礙人士、現職社福機構的專業職業治療師李帶倫小姐 Alen, 為我們講解職業治療與自閉症。職業治療應用於有功能障礙的人士,改善他們現有情況以達致獨立生活的目標,在日常生活技能、消閒和工作得到平衡。自閉症則是一種長期發展障礙,社交溝通及社會互動上的缺損,在溝通、社交和行為等三方面均出現障礙。 醫學上仍未找出明確的自閉症成因,卻認為並非單一原因,當中涉及腦神經、遺傳基因和環境因素。自閉症的特徵與行為,包括社交及人際障礙、語言及溝通障礙、重複及刻板式的行為和興趣等。 Alen 亦詳細講解治療自閉症的TEACCH 結構性教學策略 (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)。TEACCH 的五大原素為視覺結構、工作系統、程序表、環境和常規。其教育原則建基於強項和興趣、取長補短、以視覺強項去補足聽覺記憶不足。 在展望方面,包括一些外在有組織性的支援, 以及教導自閉症人士新技巧, 並期望更多有心人繼續努力研發, 令更多自閉症人士能接受這種有效治療, 讓他們快樂地能融入社會, 與我們一起成長。
最後一個部分,由資訊科技 (IT) 管理經驗豐富、 熱心將自己的專業貢獻於特殊教育工作上的 IT 達人崔煒韜先生 Richard,與我們分享現今科技在特殊教育工作上的應用。近年來平版電腦可說是最普及的 IT 工具。它的好處是攜帶方便、功能強大和價格相宜;不但功能多樣化,可應用於學習、 娛樂和支援日常生活。它亦是潮流用品,運用時也不會像以前的儀器般惹人注目。跟平版電腦相互配合, 就有專注特殊教育方面的流動應用程式 (Mobile Apps)。它的分類非常全面,例如以特殊需要分類:就有視覺、聽覺和智力等;以功能分類:如溝通、互動、 測驗和治療等;以用家分類:如家長、小朋友、 老師和治療師等。
文 : 鄭珮婷 VPCC-02 學員
|